“猜猜哪个是QLED屏幕?”走进如东经济开发区创亿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大厅,企业研发总监黄敏指着3台外观一模一样的平板电视,让记者选择。
记者凑近仔细观察发现,同样的画面内容,3台电视色彩显示却有细微区别——以白色部分为例,有的偏蓝,有的偏暗,只有左侧一台是如白纸般自然柔和的颜色。黄敏说,这台电视使用的正是企业自主研发的量子点扩散板QLED屏幕。
量子点也被称为半导体纳米晶体,是一种具有量子限域效应的纳米材料。去年10月,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,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3位在纳米和量子点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。他们的贡献主要就在于“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”,为纳米材料科学和量子点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。
量子点材料具有优秀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,被视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,其迭代过程经历了量子点管、量子点膜、量子点扩散板等阶段。而创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,从创业之初就直接切入了量子点扩散板的高端赛道。
“我们这一行太‘卷’了!”该公司董事长黄海涛介绍,创始团队成员之前几乎都在国内显示技术领域从业,从电子管显示屏到液晶屏,再到LED、OLED、QLED……新型显示技术升级迭代太快,“卷”价格不是长久之策,只有找准“科技树”,打开新赛道,才能真正跳出“屏”颈。
与传统液晶显示器(LCD)相比,使用量子点显示材料的显示器能够提供更宽的色域、更高的色彩精度和亮度。这棵“科技树”,迅速吸引了创始团队的目光。当时创亿达虽“囊中羞涩”,但从2016年初创开始,就每年“砸”下2000万元闷头搞研发。
在创亿达新材料的展厅内,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两个小小的玻璃瓶和一排大小各异的轻薄“白板”。呈现红色和黄色的溶液就是量子点溶液,通过加热挤出等工艺,在生产线上“吐”出一张张柔性白板。这张白板,就是量子点扩散板。
“量子点扩散板竟然是溶液做成的?”面对记者的提问,黄敏解释,白板上密布着肉眼看不见的纳米级量子点,每个量子点由数百至百万个原子组成。通过蓝光投射,调节光线的波长和半波宽就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各种色彩。使用量子点显示材料的显示器,显示度可与OLED屏幕媲美,但单位面积价格却“从美元单位直接降为人民币单位”。
如何将技术变成量子点扩散板产品?记者在企业实验室看到,显示屏由反射膜、光源、扩散板、光学膜片、液晶显示组成,企业研发的量子点扩散板就是将量子点技术直接用于扩散板,省去国外将量子点膜与扩散板粘贴工序,大大节省产业链下游厂家生产成本。这一应用背后,是创亿达30多名研发人员历时3年的试验。2020年,企业还自主研发出智能制造流水线,实现量子点扩散板量产。
价格更惠、屏幕更美,创亿达跳出内卷瓶颈踏上崭新赛道,销售额实现爆发式增长,去年突破3.3亿元。3月份以来,韩国三星、日本夏普、冠捷等一大批客商密集走进如东经济开发区,洽谈产品采购和技术合作,TCL、海信等国内知名企业订单纷至沓来。今年,企业走出如东,在上海、越南等地布局新的生产线,预计年底将新增20条生产线,企业营收将再翻一番。目前,创亿达已跨进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。
“没有新技术的引领,企业乃至行业都会失去活力。”该公司总经理朱小庆介绍,公司将一如既往确保每年的研发投入只增长、不打折,不断拓宽量子点技术应用的新赛道。去年,比量子点扩散板集成程度更高的集成化光学功能板已实现量产。黄敏透露,一款可平价取代裸眼3D、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的新显示设备,正在企业实验室测试打磨,有望较快量产面世。